老胡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几年前他的饭店因经营不善倒闭,留下了80多万元的信用卡债务。为了还债,他起早贪黑地出车,但持续被催收的压力让他寝食难安。无意间,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博主声称能轻松搞定信用卡延期,对方还有“法务”的身份。老胡拨打了对方电话,被告知只需支付8000元服务费就能帮忙停息延期。
王婷最近也陷入了类似的困境。她在两家银行和三家网贷平台都有欠款,总额为25万元。其中一笔网贷要在今年4月一次性还完11万元本金,但她目前的财务状况根本无法一次性结清。焦虑中,她进入了一个“律师”直播间,对方宣称可以帮助免息延期3至5年,并展示了成功案例。王婷心动了,选择了这家律所。工作人员马经理热情地为她答疑解惑,展示了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并承诺合作走正规合同,一开始只需要付定金,解决后再付尾款。
马经理很快给出了处理方案:三笔款项可以免息分期、一笔免息延期,最困扰王婷的一笔网贷可以“免息延期自由还款本金”,到期还可以二次分期60期。收费6500元,其中定金1000元。王婷借钱支付了定金后,马经理迅速建了一个10人群来服务她,承诺5到7天内办理完毕。然而,5天后,王婷在群里追问进展时,法务公司开始要求她支付多个平台的结案费用。王婷发现对方提供的《结案通知书》只是一段干瘪的文字描述,没有任何背书。最终,她意识到这是骗局,提出解约并要求退款,但维权难度远超她的想象。
警方联系法务公司后,对方改口称只是债务咨询,并承诺退款30%。但由于证据不足,警方暂时不能认定为诈骗,属于“合同纠纷”。王婷咨询律师后才发现,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核心部分仅写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专业的咨询服务’”,完全不涉及帮王婷延期的内容。这意味着即便打官司也缺少实质性证据。
反催收陷阱利用负债人的焦虑,诱导他们支付高额服务费。这类从业者往往不是真正的律师,相关广告存在虚假宣传与诱导消费的嫌疑。金融机构也受到影响,例如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自2021年以来发现持卡客户来电要求调减信用卡利息、费用的需求异常增长。2022年7月,招行报案,主犯于2023年8月被刑事拘留。
金融黑灰产的发展非常猖獗,造成财产损失达百亿级。这些从业者利用监管盲区,灵活经营,甚至虚构政策、恶意P图引诱负债人上钩。好消息是,反催收行为正在被精准打击。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指引,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重点打击信用卡领域的不正当反催收行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