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背后牺牲与付出
- 国际
- 2025-04-02 21:00:44
- 22
图:东江水背后牺牲与付出 江西省寻乌县 •作为果业大县,果业是寻乌百姓的重要收入来源,为减少农业对东江源头的污染,县大力推动退果还林工程,将原本60万亩的果林减少至26亩,果农总体收入每年减少34亿元人民币。 •每年投入7000万元,确保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治理,城乡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对禁养区内环保不达标的10家规模养猪场、1114家规模以下养殖户进行全部关停整治。对2个县级和63个乡村饮用水源地开展了规范化整治,饮用水源地已全部划定保护区。 •近三年累计投入6600万元,对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73条河流实行一河一策精准治理,全力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投入约6亿元推进水源保护区“两个半村”及太湖村整体搬迁工作,共易地移民搬迁765户3363人,从根本上保障了源头区的水生态环境安全。 广东省河源市 •先后拒绝了超500个总投资600多亿元可能影响水质的工业项目落户,并累计投入上百亿资金用于整治全市河流。 •河源市取消商品林(杉树、松树)砍伐指标,每年减少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并投入资金补助生态保护。 •河源市取消商品林(杉树、松树)砍伐指标,每年减少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并投入资金补助生态保护。 •为维持水质,河源放弃发展机会,例如拒绝在万绿湖周边开发房地产和旅游项目,并投入资金收购无经济价值的水浮莲,动员近万市民参与环保活动。 广东省东莞市至深圳市 •为要让港人喝得到东江水,1964年东深供水工程动工兴建。上万名建设者住工棚、睡草席,在缺乏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锄头、铁锹、扁担等,开山劈岭、修堤筑坝。施工期间多次遭遇台风强袭,建设者们仍咬牙坚持,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2003年6月,东江供水专用输水管道落成启用,正式启用全封闭的专用输水系统,实现清污分流,彻底避免东江原水在输送途中受二次污染。 •输往香港的东江水从位于东莞市的太园泵站抽取,经专用输水管道运至深圳水库,再输往香港木湖原水抽水站。 •2020-2022年连旱期间,广东省宁可自己节水,也稳定对香港年供水量均超8亿立方米,满足了香港约80%的用水需求,有力保障了香港的用水安全,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