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医生说的“辛辣”食物,原来是这些!你可能一直“忌”错了 不仅仅是辣椒

医生说的“辛辣”食物,原来是这些!你可能一直“忌”错了 不仅仅是辣椒!从小到大,每个人去医院的次数不少。而大家似乎总会听到一句“万能医嘱”:“清淡饮食,忌辛辣”。不少人第一反应往往是:忌辛辣,不就是不吃辣椒嘛!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医生总是说“忌辛辣”?“辛辣食物”,真的只是指辣椒吗?

医生说的“辛辣”食物,原来是这些!你可能一直“忌”错了

辣其实不是一种简单的味觉,而是一种“痛觉”。当辣椒素与身体里感受痛觉和热量的受体分子蛋白(TRPV1)结合,就会产生“火辣辣”的灼痛感。医生们经常说“忌辛辣”,主要是因为这种痛觉会刺激人体多个器官。

胃肠道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本身黏膜就有破损或炎症。这时吃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黏膜,造成充血、水肿、蠕动加快、胃酸分泌过多,引发或加重胃疼,甚至诱发糜烂、溃疡。

口腔和咽喉如果有口腔溃疡,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溃疡周围的痛觉神经末梢,加剧疼痛。辛辣食物还会使口腔黏膜血管扩张,导致大量炎症因子聚集在溃疡面,加重炎症。太辣的食物还可能让咽喉充血、水肿,出现干痒、疼痛和异物感。

心血管系统方面,吃得太辣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因为辣味会让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辛辣食物中的成分可能会与某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身体里的吸收、代谢和排泄,影响药效。在服用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药或一些治疗胃肠道疾病药物的时候,不建议同时吃得太辣。

很多人对辛辣食物的理解,往往只关注到了 “辣”,却忽略了 “辛”。在传统医学理论里,“辛”也是一种味道——凡是气味浓烈、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都属于“辛”味范畴。“忌辛辣”,指不要吃那些会刺激口腔、胃肠道黏膜,产生灼热感或麻感的食物。

常见的辛辣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辣椒类包括青椒、红椒、小米椒、朝天椒等;葱姜蒜类如洋葱、大蒜、大葱、生姜等;调味品如辣椒粉、胡椒粉、芥末、花椒等;酒精类如白酒、啤酒、起泡酒等;其他辛辣口味的零食、蘸料等。

生病时怎么吃才更好呢?发烧时,身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要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禽、蛋类、瘦肉。具体来说,每天可以吃一个鸡蛋、一巴掌大小的瘦肉和一巴掌大小的鱼肉。

拔牙、种牙后,当天避免吃过烫、过硬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吃一些软的、冰的、没有颗粒或渣的食物;恢复期间可以吃粥、面、鸡蛋羹等。口腔溃疡患者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急性胃肠炎发病后,一般建议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避免脱水。之后注意补充营养,从易消化的米粥、蛋羹等,过渡到瘦肉粥、青菜鸡蛋面、小馄饨等,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痔疮患者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麦全谷类、豆类等,少吃高糖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饮酒。长期便秘患者要多喝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软化粪便,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下次再听到医生叮嘱“忌辛辣”,可别再吃错啦!

有话要说...